固镇建设局网站,如何免费申请网站,合肥seo推广百家号,网站运营与管理的心得体会目录
一、协议层及其服务模型
ISO/OSI 七层参考模型
TCP/IP 参考模型
1. 网际协议栈#xff08;protocol stack#xff09;
2. 分层#xff1a;逻辑通信
3. 协议分层与数据
二、攻击威胁下的网络
1. 植入恶意软件
2. 攻击服务器和网络基础设施
3. 嗅探分组
4. 伪…目录
一、协议层及其服务模型
ISO/OSI 七层参考模型
TCP/IP 参考模型
1. 网际协议栈protocol stack
2. 分层逻辑通信
3. 协议分层与数据
二、攻击威胁下的网络
1. 植入恶意软件
2. 攻击服务器和网络基础设施
3. 嗅探分组
4. 伪装
5. 修改或删除报文 一、协议层及其服务模型
Q为什么要分层
① 清楚的结构允许我们对大型复杂系统定义其特定部分探讨其各部分的关系。
② 模块化使得系统的维护和升级简化改变其某一层服务的具体实现对系统其余部分透明即不会对系统其余部分产生影响。
③ 分层的弊端各层可能重复较低层功能等。 ISO/OSI 七层参考模型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为 ISO
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缩写为 OSI
层号层的名称层的英文名称层的英文缩写7应用层ApplicationA6表示层PresentationP5会话层SessionS4传输层TransportT3网络层NetworkN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DL1物理层PhysicalPLTCP/IP 参考模型
左为层次右为实际对应的功能。 1. 网际协议栈protocol stack
层的名称层的功能层的协议数据的名称应用层application支持网络应用和报文传送FTPSMTPSTTPmessage传输层transport主机进程间数据段传送TCPUDPsegment/message/datagram网络层network主机源目标节点间分组传送主要是 IP 协议路由协议等packet链路层link相邻网络节点间的数据帧传送PPPEthernet 等frame物理层physical物理介质上的比特传送bit2. 分层逻辑通信
实体定义自身功能的硬软件的集合。
两台计算机上所属同一层的程序、进程或实体称为该层的对等程序、对等进程或对等实体。 各层次的特点
① 采用分布式。
② 在各节点的网络实体entities实现了各层的功能。
主机实现5层功能路由器和交换机实现2-3层功能。
③ 网络实体完成功能动作对等实体交换消息。
计算机网络实现对等实体之间的通讯。
由于各层所需服务由其下一层提供因此若要使用应用层则需实现所有层次。 3. 协议分层与数据
各层发送方从上层到下层传递数据接收方从下层到上层传递数据。
发送方添加头部信息创建新的数据单元接收方去掉头部信息。传递新的数据单元到下层或上层。各层传送不同的协议数据单元 PDUprotocol data unit。实际过程 二、攻击威胁下的网络
网络并非安全攻击者试图攻击与因特网相连的计算机侵犯我们隐私危及我们的数据安全。
攻击方式
植入恶意软件攻击服务器和网络基础设施嗅探分组伪装修改或删除报文1. 植入恶意软件
病毒潜伏自我复制破坏。
蠕虫主动在网络中传播的病毒。
僵尸网络通过各种手段在大量计算机中植入特定的恶意程序使控制者能够通过相对集中的若干计算机直接向大量计算机发送指令的攻击网络。攻击者通常利用这样大规模的僵尸网络实施各种其它攻击活动。 2. 攻击服务器和网络基础设施
拒绝服务攻击DoS
三种类型
弱点攻击带宽洪泛连接洪泛3. 嗅探分组
分组嗅探器记录每个流经的分组拷贝的被动接收机。
容易受到攻击的网络无线网络和以太网 LAN 。 4. 伪装
生成具有任意源地址、分组内容和目的地址的分组然后将这个人工制作的分组传输到因特网中 将具有虚假源地址的分组注入因特网的能力称为 IP 哄骗。
解决方法采用端点鉴别机制。 5. 修改或删除报文
中间人攻击